2004年我市旅游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的总体要求,以扩大客源市场、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高旅游产业素质为重点,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全面恢复入境旅游,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接待国内旅游者1515万人次,同比增长12.6%,接待入境旅游者18.4万人次,同比增长26%。旅游总收入实现1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
(一)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明确目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落实2004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把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当作重点全力推进,先后两次召开区、县(市)旅游局长工作汇报会,总结典型经验,积极推进全市旅游项目建设。尚志市加大引资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亚布力国际品牌,2004年实现旅游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00万元。阿城市把今年确定为招商引资年,明确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主体是招商引资,通过大力宣传旅游资源和实施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2004年实现旅游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0万元。各区、县(市)积极落实项目分解目标,加快了开发建设速度,继续推进了金源文化旅游区、乌吉密旅游度假区、帽儿山风景区、响水河漂流、岔林河漂流、呼兰天主教堂、绿海田园度假区、苇河森林公园、铧子山水库、乌龙狩猎场、白杨木水库等旅游项目。中央大街、太阳岛二期改造和阿拉伯广场、犹太教堂广场、果戈里大街四条特色辅街等改造工程的完成,进一步烘托了哈尔滨浓郁的欧陆文化风情,增强了城市的休闲旅游功能。北方森林动物园、尚志碑林、依兰坐井观天遗址、乌吉密滑雪场等一批亮点旅游项目相继竣工,丰富了我市四季旅游产品,增强了旅游吸引力。
二是明确责任,县(市)旅游规划制定工作取得新成效。继续推进了《哈尔滨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宣传、贯彻、实施工作,以总体发展规划为指导,县(市)二级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成效显著。目前除双城、延寿两个缺乏旅游资源县尚未编制旅游规划外,其余九县(市)已完成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旅游专项规划取得新成果,六月份组织国内及省有关专家对玉泉沿301国道旅游开发项目规划(含一撮毛地区)进行论证,并确定通过市场化运作,分阶段实施的方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建立推行项目跟踪制度,在项目规划方面,完成了天恒山景区规划、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保护利用规划、俄罗斯风情园、乌吉密滑雪旅游度假区、香炉山风景区、太阳岛马迭尔旅游度假区、白杨木旅游区、铧子山旅游区、二龙潭旅游区、万福龙滑雪旅游区、尚志红色旅游等项目规划。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助区县(市)落实省旅游发展金计划490万元,为玉泉旅游区道路、金河旅游公园等九个旅游项目基础设施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是加强调研,推进工农业旅游发展。积极开展全市工业旅游调研工作,配合省旅游局、市政协等部门多次实地考察了三大动力、可口可乐公司、顶益食品有限公司、哈三电、量具刃具等企业,帮助企业研究工业旅游发展思路。组织部分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参加了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经验交流会,学习了齐齐哈尔地区工农业旅游开发的先进经验,对我市工农业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今年,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经国家旅游局检查验收,被评定为全国工业、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是满足需求,推进旅游商品开发。完成了国家旅游商品协会的调研工作,召开了旅游商品研讨会。指导生产企业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向市场,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拓宽商品销售渠道,在哈尔滨友谊路、龙塔景点和尚志市区辟建了龙江特色旅游商品展示中心和旅游特色商品店。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省旅游商品设计大奖赛和哈洽会旅游商品的展销工作,推动了旅游商品开发工作。
(二)打造冰雪节文化品牌,带动冰雪旅游发展
一是圆满完成了冰雪节的组织筹备工作。第20届冰雪节组委会办公室职能设在市旅游局,旅游局首次承担冰雪节的组织筹备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举全市之力,攻坚克难,突破创新,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各成员单位及各活动主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大手笔、全方位办好冰雪节、冰雪大世界和冰洽会,同时开发好相关旅游产品,把冰雪节和冰雪大世界办出规模,办出声势和影响力”的工作目标。
二是提升了冰雪文化内涵。突出“冰雪二十年,今朝更好看”鲜明主题,坚持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冰雪艺术、冰雪旅游、冰雪经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等5大板块,都有新的突破。在历时60多天的冰雪节活动中,冰雪节经贸洽谈会、第5届冰雪大世界、第16届雪雕博览会、第30届冰灯游园会、第6届国际滑雪节、首届中俄风情文化灯饰冬季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规模和水平均创历史之最。
三是冰雪节带动了冰雪旅游不断升温。冰雪节各项活动突出了文化性、群众性、参与性和社会性,市场化运作为冰雪节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冰雪旅游的全面发展。今年的滑雪期从2003年的11月份延后到2004年的3月份,拉长了滑雪旅游的时间,推动了冰雪旅游的升温。冰雪节期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26.3万人次,同比增长7.1%,实现旅游总收入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6万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旅游总收入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扩大旅游市场客源
一是坚持内抓精品开发建设,外抓市场宣传促销的方针。组织我市旅游企业参加了海峡两岸旅游交易会、2004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2004杭州国内旅游交易会、黑龙江北京宣传周、上海国际经济信息交流会等活动,取得了宣传哈尔滨旅游资源,扩大旅游客源市场的效果。加大区域联合力度,积极开展外联工作,先后接待了大连、营口、牡丹江、鞍山、海口等地区旅游局的促销活动。与东北四城市旅游协作体共同到上海、杭州和苏州考察长江三角洲旅游联合协作工作,促进了区域联合体系的建设。
二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强化宣传促销力度。十月中旬市旅游局组织旅游企业和部分新闻媒体参加的2004年白雪公主大篷车赴西南4省1市宣传促销,签订互换客源协议165万人次。在20届冰雪节前夕,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北京、广州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旅游报、香港大公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和电台、北京西客站、上海火车站、国航航班上进行宣传,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第20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式,扩大了我市冰雪旅游在国内外的影响。在黑龙江省(香港)活动周期间,组织了21届冰雪节新闻发布会、冰雪旅游图片展览,市政府领导会见了香港旅游议会负责人,市旅游局与香港旅游议会签订了客源互换协议,加强了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工作。
三是做好哈洽会客商招徕和宣传、参展工作。组织旅行社招徕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客商408名参加哈洽会,其中旅行社接待了日本山形县政府代表团、俄罗斯阿穆尔州政府等代表团。市旅游局首次在哈洽会设展台,向中外客商宣传我市旅游资源、项目招商和旅游线路。
四是以“哈尔滨人游哈尔滨,哈尔滨人游黑龙江”为重点,抓好“2004百姓生活游主题年”活动。全市百余家旅游企业以及伊春、牡丹江、五大连池和扎兰屯等地旅游企业参加了主题年宣传活动,推出深受市民欢迎的登山、漂流、生态观光等精品旅游线路,宣传打造“哈夏之旅,清凉世界”的品牌。“十一”黄金周前夕,组织多家旅游社和百余名游客参加的哈尔滨“金秋之旅”农业观光游,为黄金周期间本地游预热。
五是“以节造势”推动宣传促销。提高档次,扩大规模举行了冰雪节、国际滑雪节、岔林河和响水河漂流节、国际啤酒节、金源文化节、二龙山山水节、尚志美食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冰雪世界、哈夏之旅、金秋之旅等品牌,丰富哈尔滨四季旅游产品。“五一”黄金周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9.23万人次,增长34.7%。旅游总收入实现2.88亿元人民币,增长15.1%。(2003年因非典疫情取消了“五一”黄金周,数据均与2002年同期相比)。“十一”黄金周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4.24万人次,增长1.6%;旅游总收入达到3.15亿元人民币,增长1.9%。
(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以加强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内容,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一是抓好旅游行业规范管理。推进旅游景区(点)和滑雪场等级评定及漂流旅游区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组织哈市12家旅游景区(点)参加了国家旅游局举办的旅游景区(点)管理人员培训班,组织全市旅游景区(点)参加了市文明办举办的文明旅游景区(点)的评定。制定下发了《哈尔滨市贯彻<黑龙江省漂流旅游区质量标准>的实施方案》,要求企业对照标准,改进管理,完成评定达标工作。加快了星级宾馆新标准施行和复核检查工作,金桥宾馆、天植大酒店等6家宾馆晋升三星级,对16家不符合标准的星级宾馆分别给予暂缓换牌、取消星级等处理,加强了星级标准的管理工作。二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积极指导、扶持旅游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拓宽思路,独立开展工作。召开了第四届旅游协会大会,旅游行业协会突出了以企业唱主角,以诚信为核心,以发展为共识的工作目标,围绕着自律管理创新,服务意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旅行社分会联合企业,定期在《生活报》上整版宣传、推介旅游线路和企业,形成宣传合力,显示了宣传的实力。三是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做好旅游行业诚信经营的宣传工作。组织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召开旅游质量工作交流会议、旅游行业纪念“3•
(五)加强行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全会提出哈尔滨“加快发展、当好龙头”总体要求,自找差距,制定措施,增强了发展我市旅游产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增强了抓住机遇期、加快发展的认识。优化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从局领导干部做起,积极跑省主动汇报勾通情况,局各处室和省市各部门主动对接,积极争取旅游项目和宣传促销等方面的资金,积极争取扶持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推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结合行业实际,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在“抓行风、树形象、促发展”活动中,主动接受新闻舆论、社会各界各方面的监督,对省、市电台联合举办的“行风热线”直播节目听众提出问题跟踪进行处理。各区、县(市)旅游局和机关各处室坚持“自我检查、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促进”,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自觉做到“四承诺、三树立、两禁止”。在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中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守法经营”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和信用道德教育,增强旅游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推动了我市旅游行风建设。
三是加强了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哈尔滨”总体要求的认识,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明确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为重点,将旅游业发展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抓好旅游调研工作。完成了《加强区域联合,构建大旅游格局》、《围绕建设四季旅游项目,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和《整顿旅游市场,优化旅游环境》的调研,有效地指导行业工作。积极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好转,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提供了组织保证。在机关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市旅游局在三个文明建设中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在总结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在加大创新力度,拓宽工作思路,创造旅游经济发展环境上有差距;在国际客源市场开发突破上有差距;在加快四季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特别是在工农业旅游项目开发上有差距;在旅游市场的整顿和行政执法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总结分析,制定措施,在下步工作中认真抓好整改。
二、2005年工作安排
2005年,我市旅游行业要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全会精神及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契机,认真按照省市委全会提出“加快发展,当好龙头”的总体要求,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扩大国际客源市场、壮大旅游产业为重点,旅游工作要实现“三项创新”、“三个加强”,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2005年工作目标:计划实现接待国内旅游者17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8%,接待入境旅游者20.4万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收入实现11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
全年重点要抓好六项工作。
(一)观念创新,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合力推进我市四季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一是以指导项目建设为落脚点,建立重心下移的推进机制。旅游管理部门要从旅游资源管理、项目规划等常规性工作中,转移到策划、引导、服务、推动项目建设上来。引领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新趋向,掌握先进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动态,建立哈尔滨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搭建信息平台,积极为资源拥有者和资金拥有者传递市场信息;引导企业提高项目建设的精品意识,招聘和培养项目经理人等管理人才,建设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文化内涵丰富、有生命力的旅游项目;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项目资料储备库,采取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方式,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跑省、市主管部门汇报勾通情况,积极争取扶持、鼓励旅游业的发展的政策,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二是积极推进俄罗斯风情园、金河旅游公园、帽儿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推进龙凤山风景区、玉泉沿301国道旅游项目、白杨木水库、丹清河二期等规划编制工作。三是继续推进万福龙滑雪旅游度假区、乌吉密滑雪旅游度假区、天恒山风景区、道外区城区景观改造工程、农科院园艺观光景区工程、黑土地红色之旅工程等项目建设。继续完善哈尔滨东南线、北部线、南部线三条旅游带的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全面总结旅游产业“十五”期间工作,做好《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和省旅游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以实施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为目标,以资源与项目开发、市场开发、人力开发、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等方面为重点,提出下个五年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制定完成“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构想。同时指导各区县(市)旅游管理部门,抓好“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
(二)思路创新,推进客源市场开发
拓宽宣传促销的思路和方式,实施内辟新线路,外拓新市场的重点工作方针,要充分利用旅游产品、旅游区位的差异因素,以丰富我市旅游产品的新包装、新线路为重点,善于发挥自我优势,创造旅游的吸引力,积极鼓励或奖励为开辟我市国际旅游新线路或自联扩大入境游客源市场做出成效的旅行社。一是以开发国际客源为重点,大力发展我市入境旅游。利用中俄边境旅游火爆势头,加强与边境地区旅行社对接合作,大力宣传哈尔滨对俄罗斯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冰雪文化等旅游产品,包装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中俄边境旅游向内地拓展,在哈尔滨升温。利用我市丰富的犹太遗存文化,塑造情系犹太人的哈尔滨,吸引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犹太人来哈尔滨故里游、念祖游、观光游及文化交流和商务旅游。利用举办21届冰雪节及我市新辟的多条国际航线之际,通过“2005哈尔滨国际冰雪之约”、冰洽会、国际冬奥城文化与旅游合作论坛、建立冬奥城市联盟等活动,广泛宣传哈尔滨,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以开发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和日本、韩国等客源市场为重点,扩大我市入境旅游客源。二是树立品牌形象,包装打造我市旅游新线路。把中央大街欧陆风情文化、沿江风景线和太阳岛生态园林、教堂景观文化、北方森林动物园、尚志碑林、依兰的坐井观天等景观,组合包装开辟成多条精品旅游新线路。协助新闻媒体做好宣传促销,推出宣传哈尔滨冰雪旅游、欧陆风情游、工农业观光游等风光片、专题片和影视作品,打造旅游品牌,彰显哈尔滨优秀旅游名城的特色,吸引客人、留住客人。组织开展以“黑龙江人游哈尔滨,哈尔滨人游哈尔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游客源市场的潜能。三是实施区域联合,强化宣传促销。积极推动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城市合作体系的建设,加强与国际、国内旅游组织联系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流,形成区域旅游宣传互动的格局。
(三)形式创新,举办好21届冰雪节
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推进21届冰雪节组织筹备工作。一是强化组委会办公室工作力度,在组织机制上创新。组织筹备工作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功能,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联动互动,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冰雪节筹备工作进程。二是进一步坚持企业为主体、政府组织协调、市场运营、科学管理运作的办节原则。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雪雕博览会等都是冰雪节的亮点项目,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积极协调企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要突出社会化办节的特点,在提升国际性、参与性和社会化办节的特点和水平上创新。各项活动要注重市民广泛的参与性,扩大哈尔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把21届冰雪节办成凝聚和鼓舞哈尔滨经济发展的士气,展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豪气的国际冰雪盛会。三是充分挖掘冰雪文化内涵,展示冰雪独特魅力上创新。以“展北国冰雪魅力,抒冰城万众豪情”为冰雪节形象主题,精心组织,高品位、高水平,推出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冰雪体育5大板块,10大冰雪广场、20条特色街路、30个亮点冰雪景区、百余项冰雪活动,把一个大气、洋气、灵气的哈尔滨展现在世人面前。
(四)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加强规范旅游行业管理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不断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模式,是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需要。一是加强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结合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实际变化,2005年做好修改《哈尔滨市旅游管理条例》的调研工作,2006年将修改方案列入市人大法规修改计划。研究制定《哈尔滨市旅游市场管理办法》,适应依法规范旅游市场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哈尔滨市2005-2007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三年规划》,通过开展“2005哈尔滨旅游行业全面质量管理年”活动,对导游人员实行“双十分”考核,对旅行社实行“双百分”考核,对星级宾馆实行“千分制”考核,强化质量等级考核管理。指导旅游企业通过星评、A评、S评等工作,提高旅游行业标准化、规划化水平,促进旅游产业规范发展。二是健全行业自律组织,加强旅游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旅游业管理模式,旅游行业协会将逐步承担起重要的管理角色。要加强行业协会、各分会机构自身建设,扩大影响力,增强独立创新的工作能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功能的延伸作用;发挥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优势互补作用;发挥协调行业间沟通信息、扶优创牌、宣传促销的导向作用;发挥组织和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激励作用;发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用。三是切实加强旅游诚信建设。按照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把旅游行业的信誉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特别是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通过开展评选规范经营、优质服务十佳宾馆、十佳旅行社、十佳导游员等活动,促进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诚信经营、文明接待、规范服务工作。四是大力开展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继续依托和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的旅游师资力量,有计划分期、分批举办导游员、部分旅游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培训班,搞好专业知识和岗位培训。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积极开展岗位练兵,组织好全市专项技能大奖赛活动。
(五)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认真贯彻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整顿规范市场工作”的部署,结合我市旅游市场实际,要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发挥市整顿旅游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作用,形成互动联动的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与工商、质检、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坚决打击超范围经营、恶性削价竞争、购物欺诈等非法违规活动,严厉查处“黑社”、“黑车”、“黑店”、“黑导”等非法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要把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建立依法治旅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充实加强市、区县二级旅游质监工作力量,建立市、区县和景区(点)三级旅游投诉受理及处理网络。要加强旅游安全及健康工作,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旅游安全责任制,特别要抓好冰雪节、春节黄金周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强化假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力度,确保假日旅游黄金周实现“四统一”的目标。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旅游行业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深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强化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反腐倡廉的意识,通过开展树立公务员良好形象活动,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局面。一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机关全体干部中,每个月集中一天学习行政许可法、旅游管理条例等旅游法规和旅游管理知识,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旅游工作的管理水平。二是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加强机关干部的经济理论培训学习,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上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增长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旅游发展环境的改善,三是提高服务能力。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抓好旅游发展的理论调研工作,有效地指导行业工作,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总结行风工作先进经验,继续推进行风建设深入开展,通过精神文明创建和政治思想教育等活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把旅游行业建成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的重要窗口。
二OO四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