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规划计划

哈尔滨市旅游局2008年度工作计划

作者:市旅游局 来源:市旅游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年12月23日

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期。未来五年,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树立一个形象,即冰城夏都城市旅游形象。明确一个地位,即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建设一座名城,即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打造两个胜地,即冰雪旅游胜地和避暑度假胜地。整体布局是:围绕一个中心,形成两个圈层,打造四个休闲度假区,完善四条精品带,辐射六条主要线路,培育八大主打产品,建设二十项重点项目。
2008
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育壮大旅游产业为核心,着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推介冰城夏都城市旅游形象,实施冬季冰雪、夏季避暑双轮驱动、两季繁荣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把旅游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总体目标是:全年计划实现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849万人次,同比增长13%。其中入境旅游人数29.8万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人数2820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其中入境旅游收入17766.6万美元,同比增长16%;国内旅游收入22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
围绕上述工作目标,要倾力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战略机遇,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全局性任务,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就是要以提升产业素质为目标,提升发展质量,提升发展效益,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当前,我市旅游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还有差距,在产业导向、管理方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需要有更大的探索和创新。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全市旅游行业要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要求,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紧紧抓住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抓住08年奥运会、09年大冬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要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为核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以推进集约型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旅游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冰城夏都旅游品牌
一要树立城市旅游形象。要紧紧围绕冰城夏都的旅游形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综合宣传。整合营销资源,形成营销合力,加大整体宣传营销投入,创新营销手段。加强与新闻媒体广泛合作,在地方和国家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宣传城市形象,继续办好旅游专题节目,与其他城市联手开展旅游专题节目的互播,叫响我市冰城夏都形象品牌。
二要做强冰雪旅游品牌。要以2009年大冬会为契机,完善冰雪旅游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冰雪赛事基地;要加强与国际知名滑雪场和滑雪俱乐部、滑雪装备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经营理念,推动大型滑雪场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世界性的滑雪度假胜地。
要继续提高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冰灯游园会三大冰雪主题公园规模档次,在增强观赏性的同时,增加体验性、参与性,进一步发展冰雪文化,辟建冰雪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和冰雪艺术画廊,提高各广场、街区冰雪艺术品文化含量,建设松花江、马家沟、阿什河冰雪风光带,与芬兰合作,建设圣诞老人村,让欧美客人到哈尔滨来过圣诞节,使哈尔滨成为国内外旅客冬季最佳旅游目的地。
要抓好第25届冰雪节方案的调研工作,拓展合作领域,全面提升冰雪节的国际化水平。使冰雪节真正成为广大市民自己的节日和知名的国际品牌。
三要打造哈夏避暑旅游胜地。整合夏季旅游资源,推进清凉避暑旅游品牌。将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哈夏会、哈洽会、园艺节、太阳岛旅游文化节、金源文化节等节庆活动进行科学整合,进一步做大做强。扩大规模,提高档次。继续举办好二龙山山水节、巴兰河漂流节、方正莲花节、通河登山节、尚志五花山观赏节、南岗金秋采摘节等地方节庆活动,打造夏季旅游精品。穿插组合重点活动和旅游产品,加强国际间旅游合作,精心策划好首届哈尔滨之夏旅游节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在继续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把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放在重要位置,按照重点推进,以点带面的思路,打造二龙山、平山、帽儿山、亚布力四个休闲旅游度假区,推进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要加强松花江沿线开发,充分利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带来的机遇,加强绿化、亮化和滩头整治,启动游轮和夜游松花江等项目,形成沿江两岸旅游风光带,提升夏季避暑旅游品牌质量。
(三)开发旅游产品,扩大旅游产业规模
一要以规划引领旅游项目建设。在进一步宣传贯彻《哈尔滨市旅游总体规划》。推进松花江沿线观光旅游开发改造。推进冰雪迪斯尼、俄罗斯风情园、凡奇上京国际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增加旅游品牌新亮点。
二要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为主的原则,深度挖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新建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展销中心。继续组织全市旅游商品设计展销大奖赛。加大对旅游商品生产的扶持,做大、做强几家旅游商品龙头企业,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组织推荐旅游商品进入各景区、酒店、各类公共场所挂牌销售,大力拓展旅游商品市场,提高旅游商品的经济效率。组建旅游商品协会,积极发挥功能作用。用好旅游商品开发基金,创新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
三要大力开发工农业旅游产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区域联运、城乡统筹,发展农业旅游,加快乡村登山、漂流、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以尚志市、延寿县、方正县、依兰县、通河县、木兰县、五常市为区域的远郊生态旅游圈层,促进农业旅游由原先单纯观光型向参与、休闲、特色技艺型多元化发展。鼓励周边县域发展符合旅游规划的特色居民客栈,以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有利时机,提高认识,加大引导、协调力度,充分挖掘优势工业游资源,联合哈飞、制药和机械等有条件开展工业游的企业,大力发展工业旅游。
四要大力开发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近郊文化圈层,挖掘金源文化、京旗移民文化、犹太文化、抗联文化、土改文化、宗教文化、欧陆风情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快
731”陈列馆、四野指挥部、赵尚志陵园、赵一曼被捕牺牲地等红色旅游项目建设。
五要积极培育会展商务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哈洽会、冰洽会、哈夏会、汽博会、科博会等会展活动,及时与其沟通、对接,使会展商务活动和旅游融为一体,并针对商务客人需求开发产品,培育高端旅游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四)创新营销方略,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一要提高旅游创意营销的策划水平。要以2008年奥运会、2009年大冬会为主旋律创新营销手段,要全面整合营销资源,加大整体营销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要围绕哈尔滨积淀丰富的冰雪文化、黑土文化、金源文化、欧陆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和历史遗存开展营销推广活动。
二要加大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开发力度。坚持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开发并举,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重点巩固韩国、日本、台湾、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开拓欧美市场。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参加莫斯科、大阪、东京、首尔、香港、台湾等地国际旅游展,有针对性地开发国际客源市场。
在国内市场上,以打造冰雪旅游名城、避暑旅游胜地和国际品牌为目标,整合哈尔滨及周边地区旅游产品,加强推介力度,扩大国内及本地市民游客量。制定奖励政策,对组织包机、专列的旅游企业实行一次性奖励。
三要加强区域旅游联合。积极推进第三届东北四城市(4+3)市长峰会上签署的《关于加强旅游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书》,建立旅游城市合作机制。继续推进东北“4+
1”旅游联合体《关于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协议》落实工作,共享旅游资源,实施捆绑式营销方略,培育区域旅游品牌。推进哈尔滨至大连的东部线、哈尔滨至长白山的两条旅游精品线路开发。加强省内区域联合,推进东南部至虎林、东部至同江、北部至黑河、西部至满洲里等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开发。
(五)加强行业管理,优化旅游发展大环境
一要加快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2008年全市旅游行业标准年工作方案》,积极调研、制定旅游餐饮、购物、娱乐、农家乐游等行业标准,选择旅行社、宾馆、景区进行服务标准化试点,加快行业标准化进程。认真履行旅游行业标准化管理职能,切实加强星级宾馆管理,对满5年的星级宾馆进行重评。积极推进A级景区评定。
二要推进依法治旅进程。要加强旅游法规建设,推进依法治旅进程,全面落实旅游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和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加强旅游咨询投诉受理工作,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落实八项制度,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对旅游企业的执法程序,维护旅游企业合法权益。
三要加强旅游行风建设。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积极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和广大游客正确处理诚信经营与企业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关系,形成诚信旅游合力。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努力提高为基层服务的质量。
四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各级旅游部门要按照旅游支柱产业要求,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一支懂市场、懂营销、懂运作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加强从业人员在岗培训,推动企业经理人和导游队伍建设。结合2009年大冬会需要,抓好导游人员执业技能培训,加强英语、韩语等语种导游资格培训,通过岗位练兵等活动,全面提升导游业务水平。
五要加强旅游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由旅游安全、保险救援、管理教育有机结合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旅行社责任险全国统保工作。以整治旅游交通安全为重点,保证旅游行车安全。特别是黄金周、冰雪节等重要节庆活动,要制定安全预案,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
(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发展承载能力
一要加强旅游服务功能。继续推进哈尔滨旅游咨询网站建设,充实旅游网站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服务功能,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作用,加快开通
12301”旅游咨询服务专线,辟建旅游散客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投诉服务,优化旅游功能。
二是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协调力度,开通旅游专线交通车、观光巴士,方便大众旅游出行和游览,优化交通环境,增强旅游可入性。与南航合作开展南航行、冰城魅力之旅活动,开辟空中旅游走廊。针对自驾车蓬勃发展的趋势,科学规划和建设好一批停车场,建设自驾游营地。协助有关部门优先改造和建设景点景区交通设施,保证道路畅通、安全。
??
三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有关部门优先改造和建设景点景区综合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旅游区的整体竞争实力。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间投资等形式,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旅游酒店,满足高端游客住宿、休闲、会展等需求。
四是认真做好假日旅游工作。今年是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实施带薪休假的第一年,影响假日旅游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要认真研究假日旅游市场变化规律,进一步完善假日旅游协调机制,优化假日旅游发展环境。